谁不想生活在自己的族群里,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谁不想孩子跟自己说一样的语言,认同一样的文化?
谁又真会喜欢离开故土,像小孩一样从零开始学习完全陌生的处世之道?甚至到老的那一天,没准还不得不住进去一个全是白人的养老院,临死都要和医生讲英语?
谁又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像个外国人,将来说不定娶个白人老婆,很可能成为和自己完全两个世界的人?事实上,在没有全职在家自己带孩子之前,我觉得上海的生活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上升机会也多,圈子也会跟着工作不断扩张。在这里,有默契无间的工作伙伴们,还有能一起吃喝玩乐的同学闺蜜。
在这里,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哪样不方便,哪样不实惠,当然,前提是愿意网购的话。
那时身边也不乏海归的同事朋友,很多甚至是放弃了绿卡回国的,他们大都厌倦了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生活,加之海外事业发展机会远不如国内,所以都一个个地回来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好脏好乱好快活”。而且据当时的观察,这些同僚回国后生活满意度都还比较高,一则事业晋升速度远非国外可比,二则呼朋引伴、吃喝玩乐,对比海外清苦的生活确实开心。
既然出去的人也选择回来了,更加觉得描述中那些海外生活的美好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不适合国内土生土长的我们。可那时候的我没有想到,人生其实是有不同阶段的。比如说,作为女人,单身年轻的时候,我可能觉得体面的工作,漂亮的外表,朋友的认同,异性的仰慕,这些才是对我最重要的。
然而,有了孩子到了30岁,价值观完全变了。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对我而言,幸福美妙的事情不再是功成名就,而只是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他们一起体验真实而丰富的每一天。喜欢瑞典的那句老话:
父母与孩子真正的缘分,说到底其实也就年幼时那短短十多年,我想要好好珍惜这些快乐的时光,一天都不想浪费。在我还不算老,还有能力去争取的年龄,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那些梦想中的画面:早晨闻着的草香和孩子们散步去学校,在放学的路上看他们在草坪上喂鸽子;在车库里搭个工具房,看老公教孩子们做木工;在后院的老树上搭个树屋,给孩子们一个做梦的地方;晚饭后陪孩子在露台上聊天看星星;周末跟着老公带孩子开车去旅行看世界。
忙于工作,依赖于电子产品的我们,已经失却这份纯真太久了,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也只能从电影里了解到,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上学、培训班、电视和电脑。
当然,除了梦想因素,国内残酷的现实问题更让我这个做娘的无法淡定。总结起来有三方面:自然环境,教育和人文环境。
雾霾之毒,无处可躲,孩子们像困兽般被关在家里,可怜儿子说要出门玩个滑板车,做娘的我都要拒绝。对我们大人来说,雾霾可以毫无影响,照样从早到晚对着电脑手机,那孩子呢,是打算让他从早到晚对着电视IPAD,还是直接送去各类培训班省事?当然,室内儿童乐园也是有的,可那个人口密度可以赶上非高峰时段的地铁了,大人比孩子还多,每个大人都争先恐后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哪里还有孩子们自由社交的空间?
我们的孩子从小被畸形地陷入高压的学习氛围,说到底大约也有社会环境太不kids friendly的原因吧,因为孩子们玩耍的空间已经被无限地压缩了,既然没处能玩,那干些什么来消耗孩子们那无限旺盛的精力呢,就只能多读书了,不管有用没用、或者学个钢琴也好,又占时间又陶冶情操,不管孩子喜不喜欢。
再来说教育。在想到移民之前,我曾经花过很长时间研究孩子将来在上海应该读哪所小学,为了帮他们找一所愉快教育的学校,我花尽了心思。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尊重和自由,事情无论大小,我都会和他们有商有量,从不强迫,我担心国内高压的小学教育会打破我们顺畅的亲子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填鸭式教育会破坏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成为学校和老师追求排名和声望的牺牲品。在我看来,教育必须遵循孩子内在的成长速度,点燃他们的学习愿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百倍。
我当时理想中的小学是这样子的:
3) 学习任务轻松,让孩子放学后,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展个性;
4) 更好的情况是,老师愿意放下身段,平等地对待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即便这种方法比直接传授慢好多也不介意。
说到底,我理想中的小学是过程导向的,而不是结果(即成绩)导向的。而如果以这个标准去看国内的小学,就会发现挑小学有多难了。国内不乏所谓的名校,精英学校。他们成为名校的原因说到底就是成绩和升学率,孩子在校的压力不言而喻。而这些却是我想避得越远越好的学校。抛弃功利,我想慢慢地养我的孩子,不愿拔苗助长。
要说国内有这样的学校的话,也就只有国际学校了。否则只要有高考在,就不可能存在如此洒脱的学校。中国毕竟人多,教育资源非常有限,要有一种公平的手段来分配教育资源,高考是唯一的途径。所以在国内,孩子不得不学得很深很难,倒不是因为很深很难的东西很有用,而是因为很深很难的东西,才能证明你比其他人强,才能证明你值得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已。
当时研究一番后发现,倒也确实有些国际学校收本地学生的,只是价格动辄10-20万人民币一年,家有2个儿子的,烧不起啊!而且除了钱的因素,读国际学校的风险在于,孩子将来必须去国外读大学,再也回不了体制内。如果没有一张绿卡做保证,万一将来家庭经济状况负担不了了,不是将孩子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么。
所以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看,我决定要投资一张绿卡,这当然不仅仅是省国际学校学费的问题。在国内,如果100个孩子里面,将来只有5个可以获得好的教育资源,那在海外,100个孩子里面,50个都可获得。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我后来在网上开始了解新西兰的小学,发现那里的学校全方位迎合了我的育儿观点。
特别吸引我的有3个方面,一个是多元化发展,一个是因材施教,还有一个是我自己总结的,叫做舍近求远。所谓多元化发展就是除了学业以外,老师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体育能力以及其他各种生活体验。老师总在创造各种让孩子锻炼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机会,甚至在教育局学校考评educational report上,这块都有非常重要的比重。此外,学校一般都有组建好多各类文体club,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而且隔三差五,学校就会搞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博客上看到过的比如有校园disco拉,海边活动拉,马拉松拉,做蛋糕拉什么的,感觉老在玩。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新西兰的学校从不横向比较孩子,那里的教育者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有各自的特色的,根本不可以设定一个维度(比如成绩)去比较。唯一能比较的,是孩子的过去和现在,也就是自身的进步。难怪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英语一句不会说,去了那里上小学,考试成绩一直都不合格,老师还天天表扬她,搞得孩子每天回来兴高采烈,学习热情高涨。老师的说法是,你原来一句英文都不会说,这么短的时间你居然可以拼写出那么多单词了,你实在是太优秀了!事实上,那边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等级和适合的书籍,这是每个孩子自己知道的,而老师从不会通过横向比较来让孩子有压力。
所谓舍近求远,就是如果告诉孩子一个真理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老师宁愿花1个小时的时间,让孩子来自己发现这个真理。教育者认为,孩子发现真理的学习过程比真理本身更重要。而这和国内追求结果,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
最后,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一位女作家给他儿子的一段话:对我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终将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尽头,还是“自己”二字。
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扎心!多伦多华人16万年薪,每月仅存下30刀,钱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