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到这里的旅途非常漫长” 深扒一百多年前我们都遭遇了什么…

四年一度的卑诗省地方市镇选举结果全部出炉。华裔沈观健(Ken Sim)高票当选温哥华市长,掀开历史新一页,而在内陆城市乔治王子城(Prince George),另一位华裔Simon Yu也成功当选市长,一夜之间两名华裔市长在加拿大诞生。

胜选感言时,沈观健首先就说:“能走到这里的旅途非常漫长!135年前,华人付了人头税来到这里修建铁路,135年后温哥华选出首名华裔市长。” 他表示,创下这一历史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光荣属于将那份重任交给他的先驱。

华裔是最早移民加拿大的亚洲族裔之一。早期的华裔移民多为劳工,他们听到消息说是在加拿大西海岸发现了金矿,于是来到了加拿大。之后,大批的华裔劳工被招募来到加拿大,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项目。历史上,华裔在加拿大的经历颇为曲折,经历了很多磨难。

以下的“加拿大华裔大事年表”,可以帮助您更好了解华裔在加拿大的历史:

1858 –中国劳工抵达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淘金。主要居住于菲沙河谷一带。

1880年代早期 – 加拿大从中国招募了大约一万五千名劳工,修建“太平洋铁路(CPR)”最西部的、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境内的铁路。

1885 – 这一年的“华人移民法案”,要求每一名进入加拿大的华人缴纳50加元人头税。

1880年代中期 – 随着“太平洋铁路”修建完成,不少华裔劳工移向东部阿尔伯达省寻找工作机会。

1900 – 加拿大联邦将人头税的数额上升为每人100加元;1903 – 加拿大联邦将人头税数额上升为每人500加元。

1923 – 联邦政府修改“华人移民法案”,也被称为“排华法案”。法案的目的是禁止华人移民加拿大。

1939 – 1945 二战期间,中国与加拿大是盟国。加拿大的华裔参与加拿大部队的军事行动;加拿大的华裔社区努力为战事筹款募捐。

1947 – “排华法案”被废除。但对于华人移民加拿大的限制依然存在。加拿大政府也不容许华裔申请人18岁以上的子女移民加拿大。

1957 – 华裔郑天华(Douglas Jung)当选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众议院议员。

1967 – 加拿大联邦政府修改移民法,来自不同国家的申请人使用统一标准;移民加拿大的华裔人数开始增加。

1979 – 加拿大华裔组织全国性的抗议行动,抗议在一个名为“校园赠品”的电视节目中有丑化歧视华裔的内容。“加中理事会(CCNC)”也因此次活动而诞生。

1984 – “加中理事会”发起抗议行动,要求加拿大政府就收取华人“人头税”进行平反;4000名“人头税”受害人以及他们的家人签名支持。

1988 – 华裔林思齐(David Lam)出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督;他也是加拿大第一位亚裔省督。

1994 – 联邦政府拒绝对健在的“人头税”受害者及其家庭进行赔偿。

1997 – 英国结束对香港150年的统治,香港回归中国大陆。来自香港的移民急速增加;同时,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也增长快速。加拿大华裔移民的构成发生变化。

1998 – 华裔利德惠(Vivienne Poy)被任命为加拿大参议院参议员,她是第一位华裔参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