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段花样多被骗经历很惨痛
留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网络,难免会遭遇到形形色色的社交网络诈骗。由于和国内的时空距离,隐藏在社交网络中的诈骗黑手也瞄向留学生。
刚出国的留学新生,正处于适应新环境的阶段,最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目标。张天琦(化名)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初到大学时QQ号码被盗,但自己并未察觉。“骗子试图以我的口吻和我的母亲聊天。说‘我’需要一笔学费,并要求母亲汇款给他。”张天琦说,“但是母亲是了解我的,不仅没有被骗,还将计就计地对骗子说了一句:‘要学费,自己挣去!’”
诈骗套路五花八门,诈骗手段花样翻新。王玉琪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学习。在第二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曾收到过一封邮件。“邮件里说,有一笔奖学金要发放,让我点开邮箱里的网址,并输入银行卡号码、身份证和姓名。”王玉琪说,“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网络诈骗。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判断,我询问了身边的同学。很多人都收到了内容相同的邮件。我为自己没有上当而感到庆幸。”
郑天宇(化名)目前在美国读书。他也分享了自己遭遇过的诈骗经历。他说:“有人在Facebook上冒充FBI,说我少缴纳了税款,需要补税。当我查询他的IP地址时,发现地址来源不明。很明显这是网络诈骗。”
社交软件藏隐患处理方法要得当
在采访和调查中笔者发现,留学于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最常使用的社交软件是Facebook、Twitter等,而这其中就潜藏着许多网络骗子。一些骗子伪装成美女,利用受害者的猎奇心理,趁机骗取对方钱财。就读于美国迪堡大学的杨文豪说:“会有许多陌生人请求添加我为好友,我认为网络社交属于私人空间,而我只会加认识的朋友,所以避免了很多网络诈骗。”
杨文豪平时和美国人联系会使用发邮件的形式,所以他觉得对邮箱信息的管理和安全维护十分必要。他说:“我的邮箱里经常出现网络诈骗信息。学校会给学生发提醒性的邮件,告知我们要注意标题为某某某的邮件为诈骗邮件;还会帮助我们屏蔽掉邮箱中存在的可疑社交信息;事后还会介绍如何处理相关的诈骗信息,如直接举报诈骗邮件,或寻找政府安全部门处理。总之,不要胡乱点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和链接。”
王玉琪表示,很多网络诈骗手段比较低级,如果不确定一些消息的来源,可以请求身边朋友的帮助,询问他们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就会识破骗子的伎俩。
张天琦说:“留学生平时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社交软件或者电话联系人不要直接备注成‘父亲’或‘母亲’;前期要和父母沟通好汇款方式。比如,母亲为我提供生活费的方式是支付宝,如果忽然被要求银行卡转账,就很容易发现诈骗端倪。”
保护意识须增强个人信息防泄漏
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提升安全意识,而网络安全也是安全的一部分,如何建立网络安全意识,具备判别网络风险的能力,是每个留学生都不应忽视的课题。
张天琦表示,很多留学生不知道如何举报网络诈骗,也不知道如何报警,所以一般会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但是这样也容易再次跌入“网络陷阱”中。
王玉琪在大学进修的是网络安全专业。她说:“虽然我所学的专业属于新兴专业,但是从我面试网络公司的情况来看,公司对网络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现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很多手段我们很难识别,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提高警惕,使用网络时多一份自我保护意识。”
“在维护社交网络安全问题上,各国都有哪些举措呢?”笔者问。
“网络犯罪是无国界之分的。国外对网络的管控十分严格,而我国也在今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所以,世界各国在网络监管方面都呈现着加强的态势。”王玉琪回答道。
杨文豪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他对网络存在的危险性认识比较深刻。他说:“很多人都是在遭遇到了网络诈骗后才意识到维护私人信息的必要性。如果只靠网络监管部门,并不会完全扼制网络诈骗现象的发生。提升安全意识,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使用社交软件的习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