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有些反常,南方不少地方都下起了雪。
情侣们也蠢蠢欲动,准备在朋友圈刷一波。以雪为媒,还对天发誓,此生只爱一个人。
好像几年一次的雪,就是为了见证自己的爱情,才会出现。
朋友圈沦为展示天长地久的重灾区。
你真正关心的信息在巨大的洪流中湮没。
看知乎话题《微信朋友圈中有哪些行为或做法显得特别 low?》一千六百万的浏览量就知道,人们到底有多厌烦一直这样发朋友圈的人。
疯狂秀晒炫
在他们的世界里,吃喝拉撒睡都值得拿出来秀一下。
午饭的酸辣粉,要拍照发朋友圈;买了新鞋子要拍照发朋友圈;出门要选一件衣服,要发好几张朋友圈,“这件怎么样?”“这件呢?”“喜欢我穿这件的朋友点个赞呀!”
疯狂秀晒炫的实质,是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即我认为好的东西,旁人应该也为我开心。
遇到这种人只想回答她,“关我什么事?”
1、全世界就他家娃最优秀
某网友吐槽自己朋友圈的宝妈,孩子哭、孩子笑、孩子吃饭,连孩子睡觉都能凑够个九宫格,还没有任何区别。
导致她屏蔽对方的是,对方晒出了儿子用过的尿布,并配文:宝宝,为你做这些妈妈都是心甘情愿的。
更有人晒出儿子的不可描述部位,借以表示自己生了儿子很骄傲。
你在家中自嗨没人管,非要发到朋友圈让大家共嗨,未免强人所难。
2、每时每刻秀恩爱
结婚、情人节这种日子,朋友圈秀个恩爱,单身狗们很受伤,但还可以理解。
可晴天要秀、雨天要秀、下雪要秀,范冰冰公布恋情要秀,鹿晗公布恋情还要秀。
大概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来相爱。
有些聊天记录,还非常肉麻和油腻。
有些情侣一天发三条朋友圈,秀恩爱的频率好似现场直播,自己谈个恋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早上“最近起不来,幸好有刘先生的电话叫醒服务,等我起来了,他再去睡。”
中午“刘先生在忙不能陪我吃饭,他担心我不好好吃,就特意叫了我最喜欢的外卖送来。”
晚上“晚安,刘先生。”(刘先生就待在她旁边)
如果朋友圈也可以分级,那这样的朋友圈绝对是限制级。
还有一种非常容易触到底线,就是在秀恩爱后紧接着“秀分手”。
前两天刚发了甜蜜合影,转眼间就在朋友圈骂对方渣男,恨不得用尽所有恶毒的字眼。
在朋友圈喊爹骂娘,无异于在马路边随地吐痰。
3、“朋友圈里我最富”
朋友圈本是让你分享快乐,ta的朋友圈是为了让你嫉妒。
“今天阳光真好”配一张美美的自拍,顺便点明定位是“希尔顿酒店”,再装作不经意露出包上的logo。
还有那种表面哭穷,实际炫富的。“海藻面霜好贵啊,可是我的脸已经不习惯其他的化妆品了,还是买两套回家吧。”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炫富的律师引起众多网友的反感,深圳律协更是声明要对其展开调查。
她的朋友圈简直就是一道“找重点”的考题。
面试事小,炫富事大,把自己的穿着都写出来,还刻意强调了一下品牌。
相亲对象年薪40万,她完全看不上,说自己月信用卡的账单是5万多。买了单就把小票给对方抵停车费,活脱脱一副接济穷人样。
而这位律师的身价到底有多少呢?
某网友发现了她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衣服和首饰,对于某奢侈品牌项链,她直接描述道“不是正品,原价227,现价138。”
同时她的学历和职位也受到多方质疑。
北京大学工作人员回复,目前可以确定张晴非北大法学院的学生,但是否为自考或函授学历,还无法确定。
在律师事务所官网上,也没有她是合伙人的证明。
而她在社交平台晒出几百万的发票和3600每小时的咨询费,更完全不符合行规。
自己营造出的“朋友圈里我最富”假象终究被自己击毁。
浮夸刷屏微商
网上有个段子,如果一个人不常发朋友圈的人,开始一夜暴富,每天在朋友圈晒工资、晒福利、晒产品,那她十有八九是做微商了。
每天被她的产品刷屏,你再也无法从朋友圈了解她的真实心情。因为你不知道她所说的好,是为了卖产品而说,还是她真的觉得这个东西好。
你想和她交朋友,她却只想从你这赚钱。
微商每天除了发产品还爱发毒鸡汤。
例如,某减肥药微商每天发照片讲故事,内容大概是一位妻子生产之后变胖,丈夫找了小三,把她冷落一旁,紧接着她服用了某某某产品,腿也变细了,腰也不粗了,脸也小了很多圈,丈夫重新回到了她身边。
最后总结一句,女人拴不住男人,只能是自己不够优秀。
三观尽毁,她的减肥药不仅能治肥胖,还能治花心。一个渣男出轨的事,被她说成全怪女人丑。
还有一些卖保健品的微商,点开她的朋友圈,你只想感叹:“我靠,现代医学都进展到这个程度了。”
吃酵素能起死回生也是智商感人,还挂上中科院的名头,幸好中科院及时辟谣。
任何绝症都能治好,堪称太上老君的救命仙丹。
他们的朋友圈充斥着陌生的化学词汇,一个比一个专业。
商品产地都是香港、澳门、美国、葡萄牙……总之肯定不是在大陆,绝不会是你在医院和药店能轻易买到的东西。
治好了多种癌症,挽救了千万家庭的生活,研发人员比屠呦呦都专业,产品这么厉害咋不去申请诺贝尔奖?
同时他们用词谨慎,从来不说这个能治病,却经常发一些抗癌成功的例子给你看,让你抱有某种幻想。
去年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犯罪分子在微信公众号上投入广告,有专人扮演“老中医”、“名医”等与患者接触,引导消费者购买劣质保健品。
某些患者高价买了这些东西,病却没有好转的迹象。他们往往会说:“身体适应程度不同,肯定是要再多加几个疗程”、“几个疗程过后还不见效,那再推荐你另一种产品。”
兜售万能神药的微商们就这样骗走了病人的救命钱。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对于这种微商,不建议你屏蔽,建议你投诉加删除。
唯恐天下不乱
“震惊!太可怕了!最后一天,马上删!”
“为了你的亲人,请把这条消息转发到朋友圈;请紧急扩散到你的朋友圈;不转不是中国人!”
面对这种夸张的虚假信息,有些人完全没有抵抗力,不考虑内容真实性,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转发得热情洋溢。
这样的朋友圈通常具备以下特质:
1.阅读量不高,不是日常10万加的大号。
2.账号主体为个人,即使被封号损失也不算太大。
3.信息没有权威来源,喜欢打着央视的旗号,却没有提供真实的视频资料。
4.没有参考文献。
5.下方有打赏,说明它想通过这些信息盈利。
6.存活时间不长,过几天你再点开,要不是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就是此账号已被屏蔽,内容无法查看。
7.言辞使用非常随便,开篇就是科学家曝出惊天大秘密,紧接着是一批夸张个例:50多岁的张先生,吃了一个地瓜,几小时后病发身亡。只有结果没有细节。
8.内容经常和死、癌症、心脏病这类中老年人非常敏感的词挂钩。
把虚假消息转到朋友圈,被骗的人也成了做虚假宣传的“同谋”。
遇到这种夸张的朋友圈,不妨留下刘国梁那句著名的话:“醒一醒”。
无病呻吟乱矫情
设想一下,如果马云在微博上说“自己穷得连泡面的都吃不上了。”底下的留言应该会有两种,一是怀疑他被盗号,一是diss他矫情。
无病呻吟型的朋友圈就好像在对你说,“我不要的东西你都没有,哈哈哈太可笑了哈哈哈。”
这种朋友浑身都散发着负能量,好像自从有了朋友圈,地球就从来没有正常运转过一样。
而且你千万不要评论。
一旦留言,她就会私戳,和你说个没完没了。如果你表现出一点点厌烦的情绪,她就会说你冷漠,不够关心她。
有时你没有评论,她还是会私戳你,“没看我的朋友圈吗?都不关心我。”
某戏精网友发了一条朋友圈,并在底下回复了三条。她又把同样的内容发到了qq空间,结果就给自己挖了坑。
她忘了qq空间所有留言大家都能看到,于是自问自答直接被拆穿。
有时候朋友圈的无病呻吟还会给其他人带来伤害。
一个100斤的妹子,总是和她140斤的朋友吐槽,自己男朋友嫌她胖,她很不开心。
她倒完苦水开开心心地走了,她的朋友在想,是绝交呢,绝交呢,还是绝交呢?
所以为了身心健康,一定要屏蔽对方。
朋友圈是一个能检验感情的地方,如果你每次发朋友圈,都会有人给你点赞,他要不太闲了,要不就是欣赏你。
而如果你发朋友圈从来都没有点赞或留言,那你可能要考虑自己以前是否在朋友圈太过放肆。
不是塑料姐妹情,是你过度消耗了朋友对你的耐心。
快过年了,希望朋友圈的人注意礼仪,在满足自我情绪需求的同时,也不要给别人添堵。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