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守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新西兰清真寺发生严重枪击案…

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基督城星期五(2019年3月15日)发生一起罕见的重大枪击杀人案。

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Jacinda Ardern)称此次事件为“恐怖袭击”,并形容这是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说,这次的枪击是“前所未有”的事件,”不同于我们以前的任何经历“。

枪击发生后,新西兰的恐怖威胁级别从低调整到高。

当地时间15日下午,被称为“地球最后一片净土”、“上帝之国”的新西兰发生了一起枪击案。一伙枪手闯入克赖斯特彻奇市两座清真寺内对人群狂射,截至目前,已经导致约50人死亡,多人重伤。这也是3月以来,新西兰发生的第二起枪击案。事发后,当地多辆汽车上被发现安装了爆炸装置。

有媒体指出,枪手还在社交网站上传了自己枪击无辜者的视频,发布了长达87页的行动宣言,宣言中充满了反移民、反穆斯林的极端主义言论。

一直以来,地缘上远离澳大利亚,更远离欧美的碧海蓝天下的岛国新西兰,被认为是最不可能发生极端主义重大事件的地方。新西兰保护原住民毛利文化,被视为多元文化的样板国。但正如最不可能发生恐怖主义事件的北欧小国挪威一样,这个“最远的国家”也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成了所有国家的左邻右舍。新西兰也是所有国家网络世界里的“左邻右舍”。

而从枪支管控政策上看,新西兰一直自认为虽然与美国一样采取“持枪自由”之政策,但却一直对自己国民放心,认为绝不会发生像美国那样枪支泛滥和枪击案频发的事情。新西兰甚至到了最近才准许警察持枪巡逻。

但正如枪与谁拿枪是两个不同命题,当国民极右翼思潮泛起时不纠正,枪的性质也就变了。此次克赖斯特彻奇惨案,施暴工具就是枪支。而在数年前,一名新西兰受极端主义思想影响的少年,筹划过恐怖袭击,意图用驾车撞人群等方式制造大规模伤亡事件,终因不切实际行动流产。

与奥斯陆屠杀事件类同的是,事件背后推动的意识形态中,都可以找到极端思想。“911”事件以及中东IS运动的蔓延,使人们过多地关注了极端恐怖组织的危害。

但随着反移民、“白人至上”等极端民粹主义思潮在欧洲国家的泛起,反移民、仇恨为核心的极右翼极端主义正把自己的政治代言人送上执政或选入议会。

在极右翼极端主义的裹携和催化下,越来越多的暴徒铤而走险,从“孤狼行动”,到“群狼狂欢”,手法上与恐怖组织并无差异。此次袭击事件的暴徒中,就有跨国成员,一名澳大利亚人被确认参与其中。这些事件,越来越在一些文化脆弱的西方国家中率先爆发出来。

此次事件应令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国家警觉,任何一类极端主义都会带来人间灾难。新西兰反恐情报机构目前监控有30至40人的恐怖分子,但若目光只盯着某一类恐怖分子,那么这类袭击事件还有可能再现。

当然,新西兰若想要恢复“净土”、“样板国”的美誉,就得在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方面做更多的努力。毕竟,有些根源在异质文化隔膜的矛盾,最终还得靠消弭文化隔膜去解——正如“解铃还需系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