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以为钢板越厚,车就越安全?其实不然,因为,在发生碰撞时,单单拥有厚钢板, 却无法有效实现碰撞“吸能”,
阻隔伤害,还是不能保障人们的安全,
甚至,过厚的用料还有可能在施救过程中,
成为隔断生死的原罪。
那么,你不禁要问,真正的安全得靠谁?
原來…
为啥碰撞吸能更安全?
正如前面所提,在长期的研究中,Honda发现,一味追求厚钢板,显然并不是有效对抗碰撞能量的利器。为此,Honda决定从车体结构出发,实力出招,通过横梁和纵梁的改革,利用车体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实现对乘员的保护,为人们带来安全。巧用吸能,实现安全。
这时候,不得不提的便是来自Honda打造的ACE承载式车身结构啦~你看,其车身结构利用了复合型车架,这样一来,一旦发生碰撞,车体发动机舱便会通过溃缩变形的方式,延长缓冲时间,吸收能量,减轻碰撞对车辆及行人的冲击,最大程度保护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也正是凭借着这出色的ACE车身,现如今,Honda打造了安全系数颇高的混动车,并通过全方位的碰撞实验测试,反复论证着安全系数,不断改进升级。
可不要以为只有这些。在实验中,Honda还独创了Polar行人假人,要问他们为何而来,当然是为了有效模仿驾驶者状况,提高试验的有效性啦。就是下面这位兄台~
而今的Polar,除了各个部位的传感器增多并更精确以外,更是拥有了类似于人类韧带的结构,能够在实验中充分模拟行人的真实状态,并收集数据。怎么样,你不点个赞吗?
碰撞试验:用事实说话
来让我们看看,在Honda这个全球首个室内全天候全方位的碰撞实验室内,究竟上演过哪些经典的“碰撞大戏”,验证了车身结构的重要性吧!
↑↑↑ 2014年7月,Accor 对战 CR-V,车对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中,两车在以偏置率50%、相对速度100km/h的条件下进行碰撞后,两车的乘员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充分证实了两车出色的安全性。
↑↑↑ 2015年6月,思铂睿和奥德赛再次上演车对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凭借ACE承载式车身,两车出色抗碰撞。
↑↑↑ 2016年7月,Honda混动车辆以64km/h的时速和40%的正面偏置率撞向障碍壁。强大碰撞下,车内乘员假人的测试伤害值远远低于法规标准,混合动力系统的电路和电池等核心部件也没有任何漏电异常,卓越的安全性能再次得以验证。
(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路,所有车型和价格以店内为准,最终解释权归Honda Downtown所有)